首页 > 婦科檢查

月經血塊像果凍是正常的嗎?如何改善經期果凍狀血塊

深圳怡康婦產醫院 在線咨詢

月經血塊像果凍是正常的嗎?如何改善經期果凍狀血塊?每到生理期,不少女性會發現經血中夾雜著一些暗紅色或深紅色的血塊,有的是果凍狀,有的則是小碎片。這些血塊是怎麼形成的?是身體在發出警告信號嗎?今天婦科醫生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關於“經期血塊”的那些事~

【案例】

近段時間,16歲的小劉月經量變多、還有大血塊排出,起初以為是因為學習壓力大或者飲食不規律造成的,並沒有在意。但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情況並沒有好轉反而血塊量似乎有所增加。

在婦科門診初次就診時,小劉表示,老是覺得陰道裏面有東西塞著,感覺“飽飽脹脹”的,尤其平時上課坐著時間比較久,下課一站起,就覺得有東西像洪水一樣湧出來,在廁所看到衛生巾上面還有大血塊,感到有點恐怖,有點像果凍,又有點像豬肝……小劉擔心自己的身體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經血中為什麼會有血塊?

女性的月經是身體是否健康的信號,評估月經是否異常,需要看月經的整體情況,通過經量變化、經期時間、周期變化及其它異常情況等多方面綜合判斷,而不是單單從血塊方面評估。

月經是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的過程,正常情況下,溶酶體酶會將子宮內膜切割成小碎片,伴隨經血一起排出。而且月經血不易凝固,主要是因為其中含有來自子宮內膜的大量纖維蛋白溶酶,這種物質可以溶解經血中的纖維蛋白,使經血處於液態狀態,防止發生凝固,有利於從宮腔、宮頸、陰道中順利流出。

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混合物可能因流速減緩或凝固而形成血塊,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通常血塊較小,顏色暗紅,無需過度擔憂。

血塊異常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但是,如果出血量非常多,未能及時流出,或出血速度過快,纖維蛋白溶酶來不及完成所有工作,就可能形成凝血塊。這是經期形成血塊最常見的原因,多數人的月經血塊都跟這個有關。

還有以下原因也可以造成“大血塊”:

1、長期久坐

很多上班或者上學的姐妹,長時間坐著,這種固定的姿勢很容易導致經血不暢,部分血液在宮腔內滯留並凝結成塊,這時也會引起子宮收縮,“迫切”地想排出宮腔裏面的積血,從而導致痛經。

2、內分泌失調

內分泌失調,激素水平不平衡,有可能導致子宮內膜增厚,增厚的內膜脫落時會導致大量出血,纖維蛋白溶酶來不及完成所有工作,就可能會呈現裹著血的肉樣組織,看上去就是一“大血塊”。

3、婦科疾病

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肌瘤等疾病,也可能改變子宮內壞境和血液流動,增加血液在子宮內積聚和凝固的可能性,從而使月經出現血凝塊。

4、藥物因素

如甾體激素類藥物可以打亂正常的月經周期,造成子宮出血,引發月經血塊,但停藥後一般都能恢複。

5、子宮位置影響

子宮過度前傾或後傾都會引發經血長時間瀦留,當經血不能順暢地從宮腔排出時,就可能會在子宮內積聚,逐漸形成血塊。

如何改善經血的血塊問題?

各位姐妹們若經期出現疲憊、痛經、血塊等狀況,以下5招可幫助緩解。身邊的“直男”隊友也別再只會說“多喝熱水”啦,以下“應知應會”讓您秒變貼心“暖男”。

1、注意保暖 少吃生冷

“血寒則凝,得溫則行”,行經時,我們必須讓身體暖和起來,經血才能順暢流出,如果身體處於內外受寒,經血排出受阻,除了有血塊,還會有痛經、或者月經淋漓不盡的表現。所以月經前後注意避免進食冰冷寒涼的食物,月經期的女性一定要避免淋雨、涉水、遊泳或用冷水洗澡、洗頭、洗腳。

2、保持心情舒暢

月經前期很多女性都會有乳房脹痛,月經期更有腰酸不適、小腹墜脹、頭痛,甚者煩躁失眠、情緒波動,而這些情緒反過來也會影響月經。保持心情舒暢,是保證內分泌正常的重要前提。內分泌正常,自然月經也會正常。

3、注意休息 避免勞累

女性處於失血狀態特別容易疲累,如果此時不注意休息,整個人都處於虛弱狀態,抵抗力下降自然會影響內分泌,直接導致月經不正常。所以經期需要避免劇烈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

4、飲食調理

經期需要注意營養飲食,尤其需進食新鮮的蔬菜水果,通過飲食補充維生素C和E,這些維生素均有改善血液循環的功效,一定程度上有改善月經期血塊的作用。

5、中藥調理

如上所述,通常寒凝血瘀導致月經有血塊,一般女性調理月經多以溫經散寒為則,比如月經前7天可以嘗試生薑紅棗茶,一定程度上可驅走寒氣,對緩解痛經也有作用。但這個方法不一定適合所有女性,如果希望服用中藥達到療效,建議中醫面診,辯證後再治療。

何時需要去看醫生?

如果頻繁出現大血塊/肉塊,有不正常的流血,並且出現頭暈、心慌、乏力、月經周期紊亂,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如果有過無保護性生活,需要警惕是否有懷孕,因為宮內懷孕流產或者宮外孕流產,也有可能有“大血塊”排出,並伴隨劇烈腹痛,這個時候就需要馬上就診,讓專科醫生進行評估。

您可能還想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