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婦科檢查

盆腔超聲波幾耐做一次?盆腔超聲波檢查注意事項

深圳怡康婦產醫院 在線咨詢

盆腔超聲波幾耐做一次?盆腔超聲波檢查注意事項?盆腔超聲檢查,也常被稱為盆腔B超或盆腔超聲波檢查,是一種無創性的醫學影像學檢查方法,主要用於觀察女性盆腔內的生殖器官,包括子宮、卵巢以及周圍結構。這項檢查對於診斷多種婦科疾病具有重要價值,如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症等。

盆底超聲查什么?

正如心髒超聲是檢查心髒的,肝膽超聲是檢查肝膽的,盆底超聲就是檢查盆底的。那什么是盆底呢?盆底有哪些東西是我們超聲可以檢查的呢?

盆底就是盆的底部,不管什么盆,水盆、花盆、火盆……它都有一個底,這個底很重要,直接關系著這個盆能不能用。對應咱們的人體呢,咱們有個骨盆,骨盆的底部就是我們說的盆底,它由很多肌肉、筋膜、韌帶、還有一些管道(尿道、陰道、直腸肛管)共同構成。盆底支撐著我們的盆腔器官(膀胱、子宮、腸管等),使這些器官維持在正常位置,從而行使正常功能(如排尿、排便等)。

盆底超聲就是

①檢查這些盆底肌肉(主要是肛提肌群和肛門括約肌群)有無損傷

②觀察這些經過盆底的管道(尿道、陰道、直腸肛管)的活動度及有無其它異常,比如尿道有無鈣化和憩室,周圍有無囊腫或其它占位。

③觀察盆腔髒器(膀胱、子宮、腸管等)的位置、形態和活動度,判斷有無膨出及脫垂,如膀胱膨出、子宮脫垂、直腸膨出及腸疝等。

④測量肛提肌裂孔面積,判斷有無擴張。

⑤有盆底手術史的,比如放了吊帶和網片的,還可評估其位置及功能。

為什么要查盆底超聲

盆底如果不結實,受到損傷或者擴張,就無法正常支撐我們的盆腔器官,這些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形態會發生變化,從而無法行使正常的功能,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狀,如壓力性尿失禁、排尿困難、尿頻、尿急、大便失禁、便秘、陰道腫物等,臨床稱為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所以如果我們出現了上述症狀及不適,就需要做個盆底超聲以明確有無這類疾病。

由於分娩和盆底功能障礙密切相關,是造成盆底肌肉損傷的高危因素,因此很多婦科醫生都會建議產後42天來院複查的媽媽們常規檢查盆底,其中就包括盆底超聲。

盆底超聲如何檢查

受檢者在檢查前半小時需排空尿液及糞便,這樣檢查時膀胱內大約有殘餘尿20-50ml,此時檢查比較適宜。因為直腸內有糞便會影響對盆底的觀察,所以需排空糞便。

檢查方法:取膀胱截石位,使用四維容積突陣探頭,套避孕套或乳膠手套,塗耦合劑,將探頭放在會陰,首先縱切,在縱切面上觀察尿道、膀胱、陰道、子宮頸、會陰體、肛管、直腸壺腹等結構。沿恥骨聯合後下緣畫一條參考線,在靜息時測量膀胱殘餘尿及逼尿肌厚度,再分別在靜息,Valsalva狀態下測量膀胱頸到參考線的距離,膀胱最低點到參考線的距離,子宮頸最低點到參考線的距離,直腸壺腹最低點到參考線的距離,尿道傾斜角,膀胱尿道後角。計算尿道旋轉角,膀胱頸移動度。如果有直腸膨出,需測量膨出高度。在Valsalva動作時使用四維Render模式測量肛提肌裂孔面積。之後探頭兩側傾斜擺動,觀查兩側肛提肌,注意觀察肌肉的起點和止點。再橫切,觀察肛門括約肌。再在縮肛狀態下使用四維TUI斷層模式進一步觀察肛提肌和肛門括約肌是否完整。

注意事項:有效的Valsalva動作至少持續6秒 ,縮肛動作至少持續3秒。

盆底超聲能發現哪些異常

尿道鈣化:表現為尿道內強回聲斑。

尿道旁囊腫及憩室:表現為尿道周圍圓形或類圓形無回聲或低回聲,囊腫不與尿道相通,憩室和尿道相通。

尿道內口開放:尿道內口呈漏鬥形開放。

膀胱頸移動度增加:膀胱頸移動度≥25mm。

膀胱膨出:分為輕度和重度,Valsalva動作時,膀胱最低點距離參考線下10mm以內為輕度;大於10mm為重度。膀胱膨出有三種類型:Ⅰ型-膀胱尿道後角>140°,尿道旋轉角<45°,該型可導致壓力性尿失禁;Ⅱ型-膀胱尿道後角>140°,尿道旋轉角>45°,該型常導致壓力性尿失禁,但肛提肌通常完整;Ⅲ型-膀胱尿道後角<140°,尿道旋轉角>45°,該型常導致壓力性尿失禁並伴有排尿困難,肛提肌常有損傷。

子宮脫垂:表現為靜息時,子宮頸最低點距離參考線上<15mm ;Valsalva動作時:子宮頸最低點平參考線或位於參考線下。

直腸膨出:表現為Valsalva動作時,直腸壺腹最低點在參考線下,直腸前壁向陰道下段膨出,肛門內括約肌回聲中斷。

會陰體過度活動:表現為Valsalva動作時,直腸壺腹最低點距離參考線下≥15mm,無直腸膨出,肛門內括約肌回聲連續。

腸疝:Valsalva動作時:陰道後壁及直腸壺腹之間見腸管回聲。

肛提肌裂孔增大:>20cm2.

肛提肌損傷:表現為肛提肌回聲不完整,肛提肌裂孔不對稱,損傷側肛提肌尿道間隙增寬(≥23mm)。分完全斷裂和部分斷裂,四維TUI模式中間3個平面均有斷裂為完全斷裂。1-2個平面斷裂為部分斷裂。

肛門括約肌損傷:肛門內/外括約肌回聲不完整。也分完全斷裂和部分斷裂,四維TUI模式缺損大於30°,且>4個平面有斷裂為完全斷裂。<4個平面斷裂為部分斷裂。

植入物的評估:①吊帶:在靜息及Valsalva狀態下觀察吊帶到恥骨聯合後下緣的距離變化,變化不大的表明位置正常,變化大的表明吊帶過緊。②網片:觀察有無脫位。

盆底超聲發現異常如何處理

根據患者症狀及主觀感受決定處理方式

尿道鈣化、囊腫、憩室:若無明顯不適可無需處理,若造成排尿不暢、尿後滴瀝甚至繼發尿路感染等症狀可手術。

膀胱膨出、子宮脫垂、直腸膨出、腸疝均屬於盆腔器官脫垂,輕者可功能鍛煉、理療、中藥、使用子宮托等,重者需手術,如子宮/陰道骶前固定術、高位骶韌帶懸吊術、經陰道網片植入盆底重建術。

膀胱膨出、尿道內口開放、膀胱頸移動度增大均與壓力性尿失禁相關,對於壓力性尿失禁的處理,輕者可功能鍛煉,盆底電刺激、陰道局部雌激素等治療。重者可手術治療,如恥骨後膀胱尿道懸吊術、陰道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帶術。

肛提肌或肛門括約肌斷裂:輕者可功能鍛煉,理療,藥物治療等;重者需手術修複。

吊帶過緊或網片脫位:重新手術。

小結

總的來說,盆底超聲就是通過二維及四維超聲技術,檢查盆底肌肉有無損傷,觀察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直腸肛管等器官的位置、形態和活動度,測量肛提肌裂孔面積,從而判斷盆底有無功能障礙及其它異常,有盆底植入手術史的,可評估植入物的位置及功能。對於有壓力性尿失禁、排尿困難、尿頻、尿急、大便失禁、便秘、陰道腫物等症狀及不適的患者及產後42天複查的媽媽們,建議行盆底超聲評估盆底功能。盆底功能障礙的處理主要根據患者的症狀決定,輕者可選擇功能鍛煉、理療、藥物等,重者則手術治療。

您可能還想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