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怡康婦產醫院 在線咨詢
什麼是HPV病毒?感染HPV病毒會得宮頸癌嗎?
25歲的小芳正值青春年華,在最近的一次婦科檢查中,醫生為她進行了HPV+TCT檢查,三天後結果出來:HPV16(+),TCT:提示ASCUS。
HPV顯示陽性,看到這個檢查結果,小芳憂心忡忡、寢食難安,自己這么年輕,怎么會感染上HPV病毒?會不會發展成宮頸癌?
生活中,很多年輕女性較少關注婦科疾病這方面,拿到檢查結果的時候才大吃一驚。那么HPV病毒到底是什么?會不會發展成癌,怎么預防?
什么是HPV病毒,有哪些類型?
HPV病毒又稱人類乳突病毒(或人乳頭瘤病毒),家族成員眾多,有200多種亞型,感染後能引起人體皮膚黏膜的鱗狀上皮增殖。症狀表現為尋常疣、生殖器疣(尖銳濕疣)、宮頸癌等。
低危型:
低危型主要包括 HPV6、11、40、42、43、44、61、72、81 等,導致各種疣。
高危型:
高危型主要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型等。可能導致女性的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男性的肛門癌、陰莖癌等。
中國女性HPV感染率按年齡有兩個‘高峰’,分別是17歲-24歲和44歲-45歲,因此在這些年齡段內一定要做好疾病的篩查工作。最常引起宮頸癌變的HPV類型為16/18型,這兩者導致的宮頸癌約占所有宮頸癌的80%,但是宮頸癌的發生是有前提條件的,只有當高危型HPV持續感染,又沒有及時去醫院去進行檢查和治療,才有可能使正常宮頸組織發生宮頸上皮內瘤變。
HPV病毒的傳播路徑
性傳播
性器官密切接觸傳播,戴避孕套可以降低風險,但不能完全杜絕。
間接接觸感染
通過接觸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用具等。
母嬰傳播感染
HPV病毒感染是一種局部的感染,不會進入血液造成病毒血症,所以不會通過血液垂直傳染給新生兒,但嬰兒通過產道時密切接觸可導致感染的風險。
醫源性感染
在醫院治療、護理時防護不好,造成自身感染。
感染HPV病毒會發展成宮頸癌嗎?
很多女性在感染HPV病毒後,第一時間最擔心都是該病會不會進展為宮頸癌,答案是NO!
雖然高危型HPV與宮頸癌存在強烈的因果關系,但並不是一沾上它,就會得宮頸癌。HPV病毒也和感冒病毒一樣,會被我們機體的免疫系統清除掉。50%-90%以上的感染稱為“一過性感染”(2年內被機體免疫系統清除),可以自愈。
只有長期的、持續的、高危的HPV感染,才會引起生殖器官的惡性腫瘤,這一過程大概需要5-10年的時間。也就是說在患癌之前,有5-10年的時間去發現,去及時幹預,從而達到預防宮頸癌的目的。
何為持續性的感染?HPV間隔6個月以上的兩次檢測結果都是陽性,稱為“持續感染”。
宮頸癌的發展曆程如下:
高危型HPV感染 → 持續感染 → 癌前病變 →癌變。
哪些人容易感染HPV病毒?
1.私生活不健康,如開始性生活年齡過早,性伴侶過多等;
2.免疫功能低下(感染HIV),也會增加感染hpv病毒的風險;
3.有過多次人工流產史、多次分娩史;
4.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吸煙的人群往往比不吸煙的人群感染幾率大很多。
如何預防HPV感染?
1. 注意性生活衛生,防止過早性生活,避免多個性伴侶,HPV感染者使用安全套;
2. 普及防癌知識,開展性衛生教育;
3. 做好避孕,減少流產次數;
4. 注意生活衛生,勤洗手,減少間接接觸傳播的風險;
5. 良好的生活習慣,鍛煉身體,提高自身抵抗力
6.HPV疫苗接種,即使已經感染了HPV,仍然可以接種也建議接種。
結合小芳的案例,因之前未進行過婦科體檢,醫生不知道其既往是否感染過HPV。結合其病毒類型為16型,細胞學檢查有不明意義的細胞,醫生建議小芳行陰道鏡檢查及宮頸活檢,病理結果提示:宮頸9點中分化鱗癌。這對於小芳來說無異於是晴天霹靂,一個妙齡女郎可能要面對惡性腫瘤的威脅,而且很可能需要切除子宮。
小芳來到我院婦科門診就診,尋求下一步治療方案,我院婦科門診請醫院病理科會診,會診結果提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並累計腺體,9點處不排除浸潤。看到這個結果,醫務人員和小芳均松了一口氣。深圳怡康婦產醫院主任團隊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年輕、未婚、有生育計劃),為其制定了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冷刀錐切。術後病理結果提示:宮頸9點微小浸潤,其餘部分均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錐切的切緣均為陰性,且沒有神經、淋巴脈管浸潤。
這個結果已是“不幸中的萬幸”,小芳後期需要定期規律複診,盡早結婚完成生育任務後再決定是否切除子宮。
專家提醒,定期婦科檢查的重要性!!!
感染HPV後,大部分人可能無症狀,只要有性生活(不管是否結婚)都需要定期婦科體檢,進行HPV篩查或HPV聯合TCT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