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怡康婦產醫院 在線咨詢
懷疑中招點算?揭秘HIV檢測的最佳時機?你是否有過一次“心跳加速”的高危體驗,並且擔心可能接觸到了HIV。在想著要去做HIV檢測的時候,你是否想過,如果要做,什么時候最合適?
了解“窗口期”
HIV病毒並不像感冒那樣輕易傳播,它主要是通過血液、性接觸和母嬰這三種方式傳播。所以,如果你的“小瘋狂”包含了“不戴套”“與陌生人發生關系”等具有風險的性行為,或者使用了可能被感染的針具等,那么進行HIV檢測無疑是個明智的選擇。
在做HIV檢測前,我們需要了解一個神秘的“窗口期”。想象一下,HIV病毒就像是一個狡猾的“間諜”,它悄悄潛入我們的身體,偷偷開始“搞事情”,這是有一個過程的,並不是第一天“小瘋狂”,第二天就能被檢測發現的。
通俗點講,從感染到能被發現的這段時間叫“窗口期”。由於病毒大量複制,而且“中招”的人並不自知,所以這個時間段往往是病毒傳播的高風險期。
專業解讀:2019版“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行標中,對HIV感染後的窗口期的定義是,從HIV感染人體到感染者血清中的HIV抗體、抗原或核酸等感染標志物能被檢測出之前的時期。
影響HIV檢測結果的因素
現有診斷技術檢測HIV抗體、抗原和核酸的窗口期,分別在感染後約為3周、2周和1周。
但具體到個人,從感染到能檢測出相應標志物並獲得可靠結果,並非完全對應3周、2周和1周,其還與以下因素有關:
1、個體因素
與個體相關的因素包括:免疫系統的狀況;病毒載量,體內的病毒數量或許會影響免疫應答的速度;感染途徑,不一樣的感染方式可能對病毒分布和免疫反應造成影響;年齡,有可能改變免疫系統的功能,致使不同年齡段人群的免疫反應有所差別;健康狀況,像是感染其他病毒或者患有慢性疾病,都可能讓個體針對HIV感染的免疫反應受到影響。
2、檢測方法
HIV感染檢測包括篩查試驗和補充試驗。篩查試驗利用抗原-抗體特異性反應的原理來檢測HIV感染,而補充試驗則包括抗體確證和核酸檢測,用以驗證篩查結果的准確性。
隨著檢測技術的發展,篩查檢測方法從僅能檢測HIV IgG抗體的第一代篩查技術發展至可同時檢測HIV-1 p24抗原和HIV-1/2 IgM、IgG抗體的第五代篩查技術,試劑的靈敏度和特異性顯著提升,縮短了檢測窗口期,使得HIV感染能夠被更早地發現。
相較於篩查檢測方法,抗體確證檢測窗口期較長,特異性更高,而核酸檢測作為另一種補充試驗,其靈敏度和特異度較高,檢測窗口期較短,可更早地發現HIV感染者。
3、抗病毒治療藥物的使用
暴露前預防用藥(PrEP):PrEP是指HIV陰性人群通過使用抗反轉錄病毒藥物來預防HIV感染的生物學預防方法。PrEP已經被證明可以降低高危人群感染HIV的風險。有研究顯示,對於可能處於急性期的HIV感染者,服用PrEP會延緩感染HIV後抗體生成的時間,抑制病毒複制,從而影響檢測結果。
HIV檢測的最佳時期
基於上面的介紹,建議在發生高危行為後2周內進行抗原抗體初篩檢測。
如果初篩結果為陰性,應接受2~4周後隨訪,進一步確定感染狀態;如果初篩結果為陽性,應該進行抗體確證試驗。
確證陽性判為陽性,確證不確定或陰性,可進行核酸補充試驗,核酸補充試驗為陽性也可判為陽性,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不能完全排除感染,如懷疑急性期感染或近期使用過抗病毒藥物,可在2~4周後隨訪檢測。
如果12周之內沒有再發生高危行為,也沒有檢測到抗體,方可排除艾滋病感染。
因多種因素會對HIV檢測窗口期產生影響,所以可能存在檢測結果延遲的現象。盡管在窗口期無法檢測出抗體或者核酸,然而病毒或許已在體內進行複制,依舊具有傳染性。因此,在這段時間發生高危行為,應采取防護措施,以免感染他人。
預防HIV,從自身做起
預防HIV,我們可以從以下九點做起:
1.潔身自愛,避免不安全性行為。
2.拒絕賣淫、嫖娼等高危行為。
3.遠離毒品,不沾毒、不吸毒。
4.使用經過檢驗合格的血液制品,減少不必要的輸血。
5.不與他人共用牙刷、剃須刀等個人用品。
6.選擇消毒嚴格的醫療機構接受醫療服務。
7.避免日常工作、生活中沾染傷者的血液。
8.正確使用避孕套。
9.患有性病後及時、積極治療。
讓我們攜手
用科學的態度和行動
共同對抗艾滋病
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