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怡康婦產醫院 在線咨詢
非經期異常出血要小心!一文了解清楚非經期出血的原因!
非經期出血,也稱為異常子宮出血,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症狀。通常情況下,正常月經周期在21-35天,經期3-7天,每次月經的出血量大約5-80ml,月經周期規律,月經量規律,月經持續時間規律。
非經期出血在很多情況下往往是疾病的信號,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非經期出血的具體原因!
病例
李女士,37歲,產後月經沒有正常來潮,可經常有少量陰道流血,開始以為是產後未恢複,可是等著等著陰道流血仍然時有時無,同房後出血更明顯。本想著來醫院看看,可聽家人說:哪個女人生孩子不出點血,你能吃能睡,不痛不癢的,哪用花那個冤枉錢!這一說連產後42天正常檢查都省了,而且一拖就產後6個月。
來院檢查後,婦產科醫生發現她產後恢複不佳(陰道壁明顯膨出),宮頸可見活動性出血,最終出血的原因找到了:宮頸癌可能(患者為外籍女子,宮頸細胞學檢查回報後回國治療,隨訪其家屬得知確診宮頸癌並已接受治療)。
和李女士一樣,其實大部分女性在其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過陰道異常出血的情況,但絕不是一出血就等於罹患腫瘤,更不是所謂“排毒不暢”、“月經不調”。
陰道異常出血的原因
1、妊娠異常及其他全身性疾病
首先要排除與懷孕有關的出血,如先兆流產、不全流產、葡萄胎和宮外孕等。全身性疾病,可見於肝髒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及婦產科疾病並發的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或是正在服用大劑量抗凝藥物也可以導致異常出血。
2、子宮病變
子宮肌層病變:如子宮肌瘤、腺肌瘤、子宮腺肌症等。
子宮內膜病變:包括良性病變如息肉、內膜炎,惡性病變如子宮內膜腫瘤等,尤其是絕經後再出血,與內膜癌關系較為密切;或是子宮腔粘連,多次人流或其他宮腔操作術後的女性尤其要注意;以及原發性子宮內膜功能障礙。
3、子宮頸和陰道結構病變
宮頸病變:常見的是同房後出血,良性的病變如宮頸炎、宮頸息肉;也有惡性病變如宮頸癌。
陰道病變:常見的有陰道上皮內病變,或者存在陰道壁囊腫、陰道縱隔等。
4、激素相關問題
使用可能影響雌孕激素正常釋放的藥物:如因糖尿病,甲狀腺、腎上腺功能異常而長期用藥。
影響雌孕激素產生和代謝的其他因素:如精神壓力,以及體重的顯著變化也會幹擾腦垂體釋放促性腺激素,並阻止排卵,進而出現月經失調、異常流血。
青春期和更年期的異常出血。
5、醫源性因素
常見的有放置宮內節育器,或是口服性腺類固醇類藥物(尤其是僅含孕激素的制劑,比如緊急避孕藥之類)等等。
6、非特異性
子宮剖宮產切口憩室也會導致異常的出血,憩室的產生隨著剖宮產次數增加,發生率也會隨之增加。
7、創傷
常見的有陰道異物、外陰騎跨傷和劇烈同房時陰道擦傷或是裂傷等。
8、生理性原因
女性在排卵期,也就是下次月經之前的14天左右,由於卵巢分泌的激素水平波動可能導致子宮內膜部分剝脫,會引起少量陰道異常出血,稱為排卵期出血。排卵期出血時出血量比較少,持續時間相對比較短,部分女性還會有下腹部的墜脹感或者肛門墜脹感。
9、其他
肥胖及陰道松弛的人,尿道出血流入陰道誤認為是陰道流血。
如何判斷非經期出血是不是疾病?
(1)出血量
如果非經期出血量很少,且持續時間較短,無其他伴隨症狀,可暫予以觀察。但如果出血量較多或持續時間較長、伴有其他症狀,可能為某種疾病的信號。
(2)伴隨症狀
如果非經期期出血伴有腹痛、腰酸、白帶異常等症狀,可能提示存在婦科疾病。(3)就醫檢查
如果出現非經期出血的症狀,建議及時就醫進行檢查。醫生可以通過婦科檢查、超聲檢查、宮腔鏡檢查等方式,判斷是否存在子宮內膜息肉、婦科炎症或其他疾病。
如何應對非經期出血?
及時就醫:一旦發現非經期出血,應立即就醫進行全面檢查,以確定出血的確切原因,並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記錄出血情況:記錄出血的時間、頻率、持續時間、量、顏色以及是否伴有疼痛或其他症狀,這些信息對診斷和治療非常重要。
避免自行用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避免過度勞累,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減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攝入。
避免性生活,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個人衛生,暫時避免性生活,以免加重症狀或導致感染。
緊急醫療幹預:對於異常妊娠等情況,可能需要緊急醫療幹預,包括藥物治療、手術等。
更換避孕方式:如果出血與避孕藥物或避孕裝置副作用有關,可能需要更換避孕方式,如使用避孕套。
手術治療:對於生殖器腫瘤等情況,可能需要手術切除、藥物治療或放療。
心理疏導:在應對非經期出血的過程中,心理疏導也很重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有助於緩解症狀和減輕焦慮情緒。
溫馨提醒:造成非經期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如有症狀可先觀察一段時間,若還伴隨其他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婦科就醫,可以進行彩超、內分泌等相關檢查判斷具體情況,確診後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健康無小事,如有不適請及時就醫,避免貽誤病情,耽誤治療。